西北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北京2009年起建2000家“托老所” 目前仅活下70家

来源:西北网   日期:2016-11-14  


原标题:2000家“托老所”仅活下70家

  朝阳三里屯一处托老所的资料照片。北京晨报记者 王颖/摄

  东方网11月14日消息:自2009年起北京市建了2000家“托老所”,但是活下来的只有70家。目前,北京市正在全面摸底社区资源。通过整合各种闲置资源,拟建设1300家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全部交给专业公司运营。服务于残疾人的“温馨家园”也有望并入养老驿站。

  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处副处长周洪敬11日在 “第五届北京国际老龄产业博览会·北京市养老驿站座谈会”上透露,北京市自2009年起陆续建设了2000家“托老所”,但由于是居委会、村委会负责运营,服务内容单一,布局不均衡,目前只有70家活下来,其他都“只剩下一个门面”,“基本都荒废了”。目前北京市正在进行“社区闲置资源”摸底普查,普查结果今年底出台。通过整合利用这些闲置资源,北京市将建设1300家养老驿站,补齐社区养老短板。市民政局也正与市残联沟通,拟将“温馨家园”并入养老驿站。

  养老驿站的全部设施由政府提供,免费交由专业养老公司运营,居委会、村委会今后只负责协助驿站向老年人介绍服务。驿站收取的服务费必须要低于市场价,可适当高于成本价,对“特困人员”则需提供免费服务。政府鼓励养老企业连锁化、品牌化、规模化运营养老驿站。据“北京诚和敬养老服务驿站公司”负责人介绍,“只有实现40家到80家的运营规模,企业才可能实现维持运营。”

  今年,城六区试点建设150个社区养老服务驿站,已基本完成。北京晨报记者获悉,“社区养老服务驿站3年建设行动计划”正在编制中,未来再建设1300家,届时养老驿站总数将达到1500家左右,拟交给三至四家专业公司连锁运营。

  ■晨报关注

  副市长王宁:

  养老驿站建设必须用环保材料

  养老驿站实际上是位于社区内的小型养老机构,面积在1000平方米到100平方米之间,需具备6大功能,包括日间照料、呼叫服务、助餐服务、健康指导、文化娱乐和心理慰藉。在此基础上,可根据自身条件拓展开展助洁、助浴、助医、助行、代办、康复护理、法律咨询等服务项目。由此可见,“托老所”实际上是“日间照料”的一项服务内容。子女可以将空巢、失能、失智老人送到养老驿站日间托养。如遇子女出差,子女休假旅游,养老驿站可开展不超过15天的短期全托。对于需长期托养的老人,驿站会推介转送到街道养老照料中心进行全托。

  北京市民政局要求,养老驿站的服务半径不能超过1000米,不能位于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内。其名称和标识全市统一,附近道路需设有交通指示标志。考虑到“毒跑道”对孩子们的影响,北京市副市长王宁明确要求,所有养老驿站建设必须使用环保材料。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