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蛮张天一:今年营业额恢复至疫情前的150%

  过去三年最大的思考,在张天一看来,就是“把视野缩窄,做100米深的事情,而不是100米宽的事情”。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张可心

  编辑|米娜

  见到张天一的那天下午,他正和同事们在门店做产品内部品鉴。熟悉霸蛮米粉的消费者们会知道,霸蛮每年上新的主产品并不会太多,“我们主要围绕老产品不断深挖,从食材、口味等各方面进行产品升级”。

  产品升级是今年张天一最关注的事情之一,因为在他看来,“霸蛮的核心竞争壁垒就是产品”。而像这样的内部品鉴会,公司大概平均每周都会安排一到两次,尽管大多数时候都只是在食材、工艺等方面做一些微调,口味差异很小,“但我们依然会反复试吃,选出更好的产品”。

  一直到下午三点,霸蛮米粉安贞门店依旧有顾客陆续光临,看到消费者重新走进线下门店,一定是2023年餐饮从业人士最开心的事情。霸蛮更是自今年1月开年复工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经营状况,张天一表示,疫情放开后,公司的营业额已经恢复到2019年150%的水平。

  但张天一依旧保持谨慎乐观,“不知道这轮消费热度能持续多长时间,还是只是‘报复性消费’”。截至目前,霸蛮米粉线下门店数接近200家,而今年已是霸蛮米粉创立的第九年,这不是市场常规认知中一个被资本青睐的网红餐饮品牌应该有的扩张速度,张天一却坚持让霸蛮的经营在未来两三年内依旧保持灵活的态度——随时根据情况调整节奏,“就像开车一样,前面如果有点堵就开慢一点,如果路面通畅油门也可以适当猛踩一下”。

  

  一名创业者的蜕变

  三年的疫情让张天一蜕变为了一名更加务实的创业者。

  2014年,霸蛮米粉的前身——北京第一家伏牛堂开业。彼时,出生于1990年的张天一正临近硕士毕业,在北京大学攻读国际金融法的他并没有如大多数同学一般穿上笔挺的西装,踏上光鲜亮丽的律政精英生涯,而是选择挽起袖子套上围裙,开了一家湖南牛肉米粉店。

  张天一从不畏惧“与旁人不同”,伏牛堂第一家店的选址位于北京东三环环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层(近国贸),而他毕业前实习的律所就在国贸三期的高楼上,想象着同学们每日在律所西装革履,自己却穿梭于灶台前汗如雨下,这种反差感更让张天一莫名地兴奋。

  某天晚上,盯着正在泡发的米粉,张天一挥笔写下《北大法律硕士毕业生为什么辞职卖米粉》,详细介绍自己卖米粉的心路历程,这篇文章瞬间火遍全网。一时间,闪光灯齐聚伏牛堂,各种采访邀约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