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网  用户名: 密码:
首页|设为主页

“互联网金融监管元年“开启

来源:西北网   日期:2015-03-09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金融的普及化,两者的有机结合——互联网金融已经轰轰烈烈地来到了我们的身边,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中。然而,而互联网金融的监管也成了这次全国两会也成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议题。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我国总理第二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正出席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央行副行长潘功胜也表示,关于规范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指导文件会很快出台。与此同时,民建、致公党等纷纷就此建言献策,甚至有人士认为今年将成为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元年。

    在正式的监管政策出台前,去年一年,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发生了不少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

    1. 央行提出互联网金融五大监管原则,首度为互联网金融监管划定基调。

    2014年4月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4)》,报告提出中国互联网金融监管应遵循五大原则: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服从宏观调控和金融稳定的总体要求,切实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处理好政府监管和自律管理的关系,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

    报告称互联网金融有助于发展普惠金融,有利于引导民间金融走向规范化等,让公众对互联网金融有了很多的信任和信心 。

    2. 互联网金融大佬表示“拥抱监管”,标志着行业就规范发展达成共识。

    2014年5月,阿里巴巴下属蚂蚁金服提出“稳妥创新、欢迎监管、激活金融、服务实体”的十六字方针。随后,众多有志于推动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企业纷纷主动“求监管”。

    行业对规范发展共识的形成,为监管的到来和整体的持续健康发展打下了基础。

    3. 私募股权众筹意见稿出台,首个互联网金融官方文件落地,监管制度建设正式开始。

    2014年12月18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了《私募股权众筹融资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在股权众筹与非法集资之间划定了一条边界,股权众筹模式被纳入正规军。文件对股权众筹融资的性质、投资者、融资者、投资者保护、自律管理等内容进行了规定。

    这一文件出台,标志着政府在大的监管方向和互联网金融制度建设层面首度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4. 银监会架构调整,设立普惠金融部,互联网金融监管组织层面上的建设启航。

    2015年1月末,银监会进行了成立近12年来的首次组织架构改革,其中,新成立的普惠金融部广受关注,因为首次明确了p2p行业监管工作将由此部门来执行。对互联网金融行业来说,这意味着监管正因时而变,在组织建设上跟上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步伐。

    随着监管成为今年互联网金融的关键词,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再次进入了人们的视野。作为一个颠覆传统的互联网精品理财平台,梧桐理财将资产的安全性放在首位,保证资产的高流动性和资金的高清偿率。2014年6月底上线后,平台上线6个月积累近10万注册用户,累计交易金额近4亿,至今未有产品逾期。

    而安全背后的保障则来源与对资产源头的精挑细选以及严格的风控流程。首先,梧桐理财挖掘的安全资产包括金融资产质押、北京上海房地产抵押、优质企业保理等强抵押、强担保的理财资产。其次,梧桐理财自主开发了梧桐“飞标准”体系,对初步挖掘的资产进行严格的风险识别和管控。“飞标准“对资产进行初评和复评,设计了逾40个指标,从融资人资质、增信措施、项目质量和发行机构四大维度。

    梧桐将产品的安全性和流动性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相信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无论是监管层面抑或是经济周期层面,从而在互联网金融中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 网友评论
       网友                               评论        评论时间
 昵称:
 内容:  留言内容不得超过200字
 请输入验证码:  看不清?点击此处换一张